财政部于5月13日正式公布了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安排,标志着万亿级别的长期资金将正式注入市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根据发行计划,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发行时间从5月17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
这一发行计划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多家机构人士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将有助于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丰富期限结构的方式,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也构建了更为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合适期限的空间。
发行节奏较为平缓
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和普通国债相比,超长期债券能够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以时间换空间。
从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来看,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和50年,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3次,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发行时间分布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其中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最先将在5月17日发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最先将在5月24日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最先将在6月14日发行。
东吴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接受《每日
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特别国债所包含的期限相比此前更加丰富且长期,将构建更为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同时带给市场投资者选择合适期限的空间。此外,发行节奏整体比较平稳。相比此前在2~3个月内集中发行,平缓发行有利于逐步推进项目落地,且与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节奏互为补充。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也表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行22次。虽然尚未公开每次的发行金额,但大概率将呈现小额频发的特点。从发行安排看,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周期要长于市场预期,发行节奏较为平缓,这有利于避免因集中发行而给资金面造成阶段性压力。
对于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4月中旬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支持领域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有望改善债市供给面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能否缓解当前债市“缺资产”现状?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吴志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市场“缺资产”状况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政策调控以及市场供给等因素。超长期特别国债具有发行期限长、收益率相对较高、免利息所得税等特点,有望成为机构配置的重要资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虽不能改变目前“缺资产”的局面,但从供给上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情况。
谈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机构资产配置的影响,吴志武指出,一方面,在当前流动性充裕、债市走牛的背景下,机构普遍拉长久期,向久期要收益,因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种长久期产品可以满足机构的投资偏好。另一方面,银行过去是国债配置的重要机构,但为了缓解银行业“期限错配”风险,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引入保险公司等非银机构。
记者注意到,随着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保本保息且收益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的储蓄国债备受个人投资者青睐。今年以来,每逢储蓄国债发行,大部分银行网点都会上演“日光”的抢购情形。
那么,此次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老百姓可以买吗?据了解,这要依据发行方式判断。如果是面向公众公开发行,就可以购买;如果是定向发行,就不能购买。
广开首席
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考虑同时面向机构和个人发行。近年来我国居民有较强的投资需求,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具备风险低、流通性强、免征利息所得税等优点,加之收益相对于中短期国债更高,是较为理想的投资品。